六十七章 晕倒(1/2)
作品:《妙手医春》“虽则没有,不过我们可以做啊。”
秦妙言倒是丝尽不担心,虽说这种针师傅没亲口对她说过,只是画在了那本被烧掉的医书上,但是前世她却自己摸索出了一种制这种‘水针’的方法。
“只要大伯娘许我往一趟回春堂,对秦掌柜阐明,那么做出来当是不难的。”秦妙言笑道。
话说到这份上,大太太一颗畏惧老太太的心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了,情绪克服了理智。
一咬牙一跺脚答应了秦妙言。
只惋惜秦敬言第二日便得离开,大太太又无法陪伴,便想将赵嬷嬷指给秦妙言。
秦妙言看了一眼眼珠子乱转的赵嬷嬷,果断拒尽。
“大伯娘放心,不过就是往一次回春堂,离家很近的,只要孔嬷嬷和茯苓随着我,是不会有事的。”
赵嬷嬷平时还要帮大太太打理庶务,大太太也不想要她往,便指了自己的一个小丫头秀竹随着秦妙言,这才放心。
翌日。
马车一路向西大街行往。
谁知走了不过一时半刻,茯苓忽然揭开帏帘,附在秦妙言耳边小声说:“姑娘,似乎有人随着我们。”
“可认识?”透过半搭起的帏帘,秦妙言可以看到街边已经有人在摆设摊位。
什么人,都到了人这么多的处所还随着她?
茯苓摇头道不知,“自出了家的南井胡同便鬼鬼祟祟的随着。”
她走路向来爱好东张西看,这才无意看见,故而秦妙言看秀竹一副规矩走路丝尽不知情的样子,倒也不奇怪。
孔嬷嬷年纪大就在车里伺候,闻言忙小声道:“莫不是姑娘得罪了什么人?可不能到小路走,就沿着西街好了,纵然路远些。”
秦妙言点点头。
若说她最近得罪了谁,第一个能想到的便是秦韵言与秦蕙言。
“不要再回头看他们。”秦妙言吩咐了茯苓,孔嬷嬷便往吩咐车夫,一路都从大路走,约莫半个时辰的工夫便到了回春堂,倒也相安无事。
听完秦妙言的描写,秦掌柜看着手里的那张图纸,沉吟道:“针筒用琉璃来做未免太贵,二姑娘为何不用药玉?”
秦妙言怔了怔。
她前世多在那些富朱紫家做事,有钱人自是不拘贵贱,不过药玉与琉璃相比,的确是更便宜而实用。
前朝一枚琉璃价值不菲,后来涌现药玉,倒是可做其替换品。
针身便用中空的手艺,但不管是针筒还是针身,都需极其精致的,好在她要的数目未几。
见秦妙言点头,秦掌柜警惕的将图纸收了起来,由于大太太急用,便承诺不出七日亲身送至府上云云。
“有劳秦掌柜了。”秦妙言欠身施礼。
“岂敢,岂敢!”
秦掌柜一边笑着,吩咐小厮为秦妙言斟了茶,提议道:“姑娘这会儿可急着回往?不若到午时再回府,这一路的商家摊贩,皆是到了午时才摆设的齐全呢!”
难得秦掌柜想的如此周全,秦妙言本就是存了打探回春堂的意思,便颔首笑着应了。
秦掌柜还要往寻工匠来制作水针,安排完回春堂的事宜后急促的离开了。
只是秦掌柜刚走,那厢孙大夫便将秦妙言请进了他的坐堂。
“叨扰二姑娘了。”
孙大夫一上来先是客气了半天,随后飞快切进了正题。
“前几日老朽特地往看了菘蓝姑娘,不曾想她的身子已经好的差未几了,二姑娘的药,可认真是要奇效啊!”他捋着胡子,赞不尽口。
“孙大夫过誉了。”秦妙言倒没感到什么,毕竟若论医术的好坏,她也从没感到自己有什么天分,不过是师傅教的好。
并且,她如今内里不过是个四十岁的老妪,只是顶着个年轻鲜亮的壳子罢了,若是前一世自己还在这个年纪,实际还是一无所知。
孙大夫上次就想问秦妙言此事,可那时在老太太眼前问实在是不便,于是趁着这次机会便忙开口问,“老朽之前给菘蓝用的药,分明一开端是好了,为何却又会重复,甚至比之前更糟?”
秦妙言答道:“孙大夫用资生汤是没错,活血祛瘀而不留瘀。可菘蓝在寻孙大夫治病之前实际已经病了许久,身材衰弱,禁不住大开大合之药。不若活血化瘀之时配之滋阴健脾之药,化瘀的同时使新血循生,又可祛除旧瘀,事半功倍耳。”
自古医界最忌讳的便是“祛瘀太急,留有瘀滞”,意思便是一旦用药后瘀血未除尽留于体内,下次再有葵水来势只会愈加凶猛。
因此孙大夫便用资生汤来祛瘀血,可不曾想菘蓝蓝本便身子衰弱,这药一用的成果便是导致她的病情愈加重复,带来的成果甚至比祛瘀太急留有瘀滞还要严重!
孙大夫听的一愣一愣,这些……难不成都是那仙姑教给二姑娘的?
秦妙言慢慢饮下一口茶水润喉,又和孙大夫聊了几句,看着时候也不早了,才欠身要告辞。
“不敢,二姑娘多礼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妙手医春 最新章节六十七章 晕倒,网址:https://www.xbqg8.net/181/1818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