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个过来人(3/4)

作品:《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不了,就请身边辅导的老师,一起利用自习,共同解决。我专门对高二的学生,提出了告诫:千万别拖。头天的预习,上课跟进度,课后及时把作业做完,想不通的,马上找老师解答,必须把当天的事情想通,不然第二天的东西又来,你就倒下了。”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长跑的观念。高考是长跑的终点,整个高中,最累的是高二,如同长跑中出现的疲劳期,必须顶过去。只要顶过高二,高三保持惯性,就有不错的收获。不怕慢,只怕站,停一下,冲一冲,伤害身体,得不偿失。那是高手们天才们干的事,大家不要学,因为没本钱。”

这是对的,高二是学生成绩的分水岭,难度加大,知识点密集,很多人没跟上进度,就丧失信心了。

“我给高三的同学讲得更多些,因为他们面临高考,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如何迅速提高成绩,必须得有巧办法。我给他们的建议是:做题。”

我反问:“你这办法,谁不知道?还要你说?”

“哥,我说得具体,也算是好办法。我的原则是:做错题。”

小苟也吃惊,问到:“什么意思?”

“老大,你这尖子生不懂普通生的苦,我是过来人,我知道这办法很好。我对普通生的建议是,不要追求满分,只追求那百分之八十就够了。上985还不满足吗?难道非要上名校?你有那个基础吗?上一本也不错啊,对普通生而言。我就给他们明说了。背得好,上本科。想得好,有一本。做得好,985就有希望了。”

我也有点兴趣了,问到:“你详细说一下,我也算是差生。”

“差生或者好听一点,我们叫普通生。只能努力抓那80了,对不对?那我们就把那80抓好。其实,就是在自己能力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的意思。怎么办呢?把你过去几年做过的试卷拿出来,把曾经做错的题抄出来,重新做一遍,直到做对为止。最后的大题,有时间就管,没时间就算了。只要你曾经错了的,就是你的弱点。我们优点不多,就减少弱点,只要这一关做得好,接近600分,是有希望的。”

“有人提出,从高一到高三,这么多试卷,这么多错题,怎么做得完?我告诉他们,每一章节估计老师给了你们至少五张卷子的题,你抽出两张错得最多的,就做它就行。我还鼓励到:我的经验,随着做错题发展下去,你会发现,一周后,你做题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是学习的惯性。一旦形成了速度的惯性,那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就可以像学霸一样地刷题了。当然,最难的大题除外。”

我问到:“除了做题外,你还有什么窍门?”

“我最后,给了他们考试的技巧。因为在与他们的座谈中,我发现他们考试的能力不够。每一次考试,都是出题老师与学生的博弈。你得综合筹划自己的重点和时间分配。这就好比长跑,你得掌握好力度和进程。”

“先做简单的,有把握的,能够快速解决的。也就是把卷内的题作一个大致的评估。凡是你回忆得起来,曾经做过类似的题,那么,就是简单的。并不一定仅限于真空或者选择。在答题中,将无法即时判断的选择题最后做。因为即使时间不够了,选择题中还有一些没答,那你凭第一印象勾就行。记住,在极短时间内判断,第一印象是最准的,因为简单推理,容易入坑。老师出题,都是有坑的。那么,选择题第一印象也没有,推理的思路也没有,就是那种完全做不出来的,怎么办?选,这就是靠猜。因为,根据我的统计,abd四个答案中,先的机率偏高一点。”

这是什么招数,完全是投机取巧。

小苏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也许我这是投机取巧,但怎么办呢?他们本来基础就不好,复习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了,不找省力的办法,拼实力,是拼不过的。”

我感叹到:“扎实啊,你高中知识不冒尖,但应试办法倒是很实用的。”

“当然,我也不是没遇到困难。”小苏谦虚到:“在文科班,我就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我是学理科的。好在本人机智,也算是介绍了些经验。”

“文科有大量需要背诵的内容,我就介绍了记忆曲线,当然他们老师也曾经介绍过,估计不形象,学生操作起来,没谱。我就教他们一个顺口溜:头天靠死记,二天再回忆,一月后互考,,高考没问题。”

我想起来,当年二娃与他同学,这种互考的方式,确实是巩固记忆的法宝。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袋中,我问到:“小苏,你这些技巧是从哪里来的?”

“嗨,我高考前如果全部掌握这些诀窍,也上985了,问题是,这些东西,大多是从同宿舍的大学同学那里得来的。”

“他这么厉害,怎么也考了你一样的学校?”

“发挥失常呗。他平时成绩太好,总想着高考一鸣惊人,结果头天晚上失眠,第二天完全没发挥出来,就到我们学校了。要按实际水平,985是没问题的。当然,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他后来研究生,也进了复旦,算是没辱没他当年的努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个过来人,网址:https://www.xbqg8.net/160/16096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