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艺术(40)(1/2)

作品:《军事战略论

然而,约米尼对于军队实施进攻的*论述更加类似于克劳塞维茨有关进行大规模会战的*论述,他关于实施进攻的*条件是运用强大的*兵力,“从战略上看,谁握有主动权,谁就处于极大的*优势,因为他可把主力用于他认为最有利的*地点,对敌方实施突击。jdxs.ne”相反的*情形,“谁在阵地等待敌方进攻,谁就处处陷于被动,往往遭到出其不意的*攻击,因而在行动上总要受敌人行动的*左右,要随敌人的*行动而行动,以致常被敌人击败。”尽管约米尼认为进攻要优越于防御,但是他也并没有因此而像某些人为了佐证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而有选择性地选取例证那样只论述对自己观点有利的*部分,约米尼同时也指出了进攻中所可能遭遇的*种种不利的*情形,而这些不利情形的*存在又使得“战术上攻防的*利弊至少是均衡的*。”

约米尼总结出了关于进攻与防守关系的*另一条真理,那就是“任何一支军队,假使它只在阵地不动,专等敌人进攻,那么久而久之它终究会被敌人击溃;反之,假使它能充分利用防御的*长处,把攻方的*优势变为它的*优势,那么它就有希望取得最大的*胜利。”

约米尼承认军队将领在交战的*过程中无论采取进攻还是防御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他又指出为了获取成功,军队将领首先必须做到“不限于消极防御,而善于及时转守为攻。”

既然约米尼坚持认为进攻会优越于防御,而他关于进攻与防御利弊均衡的*论述就更像是他事先表明了一种研究的*态度,那就是并不因对一种战法的*推崇而否定另一种战法。但是进攻的*优势究竟有哪些呢?约米尼的*回答是,“攻方的*信心比较强,士气比较高,而且目标和行动都比较明确。”

联系到约米尼与克劳塞维茨研究战争理论的*背景都主要地包括普鲁士腓特烈二世以及直接影响他们的*拿破仑战争,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二人对于进攻战论述的*相似之处了,约米尼认为不论实施进攻之时的*战场情形如何,“都必须预先明确,每次交战中总有一个决定点,只要战争原理得到适当的*应用,它就比其他点更能赢得胜利。所以必须力求把力量集中用在这个点上。”而决定战场上这一决定点的*因素则包括三个方面:“地势;地形条件对军队战略目标的*影响;双方兵力的*部署。”

约米尼并不迷信于间接路线或者克劳塞维茨式的*实力进攻,他认为在进攻战中正面进攻与迂回机动都是可以采用并且有助于获取成功的*,由于进攻战在一般情形下只能以打乱敌军并将敌军赶出其原来的*阵地为目的*,因此单独的*从正面突破敌军的*某一点或者对敌军侧翼实施迂回包围或者两种方法同时应用即可以达成此一目的*。

约米尼认为对敌军的*两翼同时发起进攻时必须具备足够数量的*优势兵力,否则这种对两翼的*同时进攻就是很危险的*举动,“因为按照战争的*基本原理要求,攻者应把较大的*兵力集中用于决定点上,而若一支军队处于劣势,却要对一支集中的*优势之敌从两点同时发动攻击,那就违背了这条基本原理。”

对于间接路线的*理解:迂回机动

约米尼一方面用很长的*篇幅论述了交战过程中实施迂回机动的*优点,另一方面又接着开辟专章论述交战过程迂回机动的*缺点,这种缺点是,当交战过程中迂回机动所产生的*规模过大时,就会因此而导致之前听起来很美好的*计划归于失败,甚至于在约米尼此前论述迂回机动的*优点的*时候就已指明在交战过程中突入敌线的*机动问题的*缺陷,“若企图与派往同一战线的*其他部队的*各纵队协同行动,以便绕过敌军侧翼,进行大规模迂回行动,则其成功的*可能是令人怀疑的*。因为假使要想成功,就必须要计算准确,并能得到严格执行,而这是很少能做到的*。”

让我们来看看约米尼对于迂回机动者所要承担的*风险的*评估,“原则上,军队的*任何移动,若是伸展过远,使敌人能赢得时间分别击破我军一半兵力,那么这种移动就是一种孤立无援的*,危险的*移动。”然而,这种过分伸展的*迂回机动所产生的*危险的*大也“还决定于敌人能否具有迅速果断的*洞察力,以及敌人运用何种战法。”迂回机动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成功应用的*,对于那些不善于协调军队各部分运动的*统帅来,实施迂回机动无疑于自杀行为。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确定一条绝对的*行动准则,“就是必须把主力控制在手中,以便于适当时机使用,但同时应注意防止极端,不要使其过分密集在一起,这样就会有把握应付任何事变。假使对方主将并不精明,并且主张过分伸展的*迂回运动,那么我方就可以比较大胆地采取行动了。”

约米尼指明他对10次战局记述的*目的*,是“来帮助认识要打败惯于密集联防的*敌人时,由于迂回机动和战斗线上留有间隙带来的*各种危险。”

约米尼总结出实施迂回机动的*四种准则:实施迂回机动者采取严密而连续的*战斗队形,这样不仅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事战略论 最新章节战争艺术(40),网址:https://www.xbqg8.net/16/165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