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正义苍生从未穷,千秋万载一世界!(1/2)

作品:《影子录

很难准确的去了解“佛祖”生平真相,但释家相对出名的比如:五祖、六祖,都不难发现他们的生平并没有世俗想象的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对传统,对世俗绝对奉行!

反而他们更加熟悉世事,而且比很多绞尽脑汁寻找规则缝隙的人更加明白世俗的缺陷,而区别只在于他们具备“放下”的智慧!

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时会遇到一些颇具智慧,摒弃世俗成见的“老人”。

所以我们不妨主观一点认识,“智慧”是一种人生经验,以及年龄的综合体。

贤云从小就被成为神僧,但说到底,经文的熟识可以依赖记忆力,功法的高明可以凭借天分,而这些似乎都和现实的世间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如果人们可以不盲目崇拜,贤云显然还只是个不免有时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当然也不能否认,影卓然对他心理上造成的恐惧也确实很不轻,因此让贤云无法继续坦然的面对现状!

静静地听他讲述自己的顾虑,苏文修并不觉得奇怪或意外!无论是贤云本身性情和“神僧”这个称号本质的差距,还是影卓然会对人造成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影卓然的一切行为真的可以瞒过所有人?之所以没有更多人怀疑他,一来是他所有一切的表现的确都正好符合他人生的经历,以及当时事态的发展。

换言之,回头看的不必奇怪,并不代表就一定可以继续去按照同一条线路继续设定未来。所以影卓然对别人的引诱,其实只是他对时机的把握,在人们不得不进行的一些行为中增添了一小部分不容易被发觉的佐料!

而且严格的说,影卓然今天的心里进化,也只是一种自然反应。毕竟从收留他开始,人们虽说关心她,却并没有谁真正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了解、引导他。而就算单纯的关心,蓝涛那种渐渐地无疑更多满足自己心里喜好的传功,也都完全无法改变他目前的处境,更加无法改变他自己面对这一切产生的心理影响!

至于那些单纯的世俗教条在他面前,不过只是和他本身认识的硬碰硬,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另外一点,除了人们因为各种原因对他不太够的关心,影卓然本身心里的作用当然是必然因素!而且在没有任何实际鉴证之前,也基本不用打算他可以自己改变!

对苏文修来说,贤云自然不能算是错误的。可影卓然又有什么不对?

但现实告诉我们,高举义旗向恶势力勇往直前的,基本都只能成为炮灰!而另外一些懂得方式,迂回计划的却可以取得成功。两者所作所为,乃至最终目的都没有什么区别。但观念的差异,却让自诩正义的一方,只有在不得不承认弱于邪恶的时候,才能无可奈何的说出“兵不厌诈”这四个字!

而且同时源自现实,前一种人虽然无时无刻不高喊拯救天下苍生,可结果必然要以不惜牺牲无辜生命的作风,却连累更多的生命。

反而后一种,如果他们能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就已经是足够君子了。

因为现实教会我们,聪明和阴险只是说明立场不同双方的同一种本质的不同表达词语。因此贤云可以牺牲,而且无怨无悔,但真牺牲了却必然会背负许多的怨怼!

但影卓然,无论他的目的是什么,即使他口口声声说不在乎多少牺牲,多少代价,但一定会是他能力所及之内最小的付出。因为他不会随随便便去绕远路,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最直接的办法了结问题。这就是他那种人聪明的地方,也是他们永远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真诚相对的原因!

可奇怪的事,那么多人无数次口口声声为了同一个目的不惜一切,却只为自己是否被在乎人表现出的不同反应。无所谓对错,只是他们的信念又到底是否如自己所说的那么坚定……?

苏文修对这种失态现状是深知不错,也明白不方便宣之于口的,所以他虽然并不觉得影卓然有错,但也不能表现这种认识。

至少他还有清醒的判断,影卓然的才智已经通过贤云得到了证明,其天赋从短短两个月的进步已经足够看清。那么是否就只因为对同一个目的他只复仇,而非为了别人所说的那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应该放弃他?

“兄弟!你、我相识也十几年了。你的能力人品,为兄我向来钦佩!可有些事总归不是单凭你我就能去断言是非对错的!”

贤云对他所给的表示感到非常不解,因为他绝不认为影卓然所表现出的阴险歹毒可以说是正确的!问题是他自己也明白,就算没有影卓然的阴险歹毒,这次的结果难道真的能有什么不同吗……?

沉吟片刻,苏文修轻叹口气问:“兄弟,你可知道当年的一念?”

“当然!一念大侠乃是我平生最敬重的英雄!”

“为什么?”

“这还用说?他为了天下正道不辞辛劳,上天入地,力挽狂澜,***湖败类,还世间清明,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敬重?”

“你说的都没错,但今天这个世界算是清明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影子录 最新章节22、正义苍生从未穷,千秋万载一世界!,网址:https://www.xbqg8.net/151/1510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