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面见李景(1/2)
作品:《大宋乞丐王》一向儒雅和气的李从善,突然‘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这看在韩旭的眼里,不禁心中一凛。,最新章节访问:. 。此次南唐之行是奉了赵匡胤的圣旨,且是为大宋给南唐的封赏而来,难道南唐内还有人对此不满?
来不及细想,马车已过御道街,在皇城正‘门’处戛然而止。
此刻,皇城正‘门’大开,竹炮齐鸣,大红的地毯自正‘门’处直通巍峨的皇宫正殿。太监,宫‘女’分列左右,手举飘飞彩旗,煞似壮观。
韩旭缓缓走下马车,瞧着这阵势,心下也不得不赞叹南唐的富庶,嘿嘿笑道:“李兄,哦不,郑王爷……本官这回可是受宠若惊呐!”
“韩大人,请。”李从善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和韩旭并肩迈上了大红地毯。
南唐的皇宫建立已久,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的六朝时期。只不过隋炀帝攻克金陵之时,忌讳所谓的金陵龙旗,一把火几乎焚毁了整个金陵城。历经大唐数百年的建设,金陵早已恢复了生气,杨行密建立吴国,在六朝皇宫故址,重新修建了这座辉煌的宫殿。
飞檐琉璃瓦映‘射’着冬日的暖阳;朱红添漆的宫‘门’窗棂,雕龙画凤;汉白‘玉’的栏杆,贵气荣华。不知这一切是不是就是那所谓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呢?
一声公鸭嗓子,打断了韩旭的思绪。
“宣上国使者,大宋淮南节度使韩旭觐见……。”
“宣上国使者,大宋淮南节度使韩旭觐见……。”
……
娘的,这称呼听着都提气,上国使者,嘿嘿。
韩旭一抖红‘色’官袍,目不斜视,迈开大步,大摇大摆的跨入了皇宫正殿。那头顶乌纱帽上的两支软翅,配合着嘚瑟的韩大官人,一抖一抖的煞似风光。
大殿内南唐武百官左右而列,高高的龙椅上正端坐着一位微微发福的黄‘色’身影。不用猜,此人就是南唐国主李景无疑。
殿内寂静无声,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韩旭的身上。
韩旭上前一步,朝着李景拱手一揖,朗声道。“大宋使者,淮南节度使韩旭,见过南唐国主。”
此言一出,殿内众官面‘色’各异,有人摇头低叹,有人面‘露’愤‘色’,更多的却是面‘色’麻木。淮南之战后,南唐向后周割地,称臣,纳贡。赵匡胤代周,这南唐国主的称谓依旧延续了下来。南唐只是大宋的属国,李景也去调了“璟”字的那个“王”。
大宋的使者,已经可以是钦差,代表的是大宋的皇帝,见了李景这国主,自然连正式的跪拜都免了。
此时,龙椅上的李景突然忽的起身,在公公的搀扶下缓缓走了下来,直到韩旭面前三步,这才站定,双手虚扶,呵呵笑道:“上使平身……”
韩旭站直了身体,刚刚远远的看不清楚,这才仔细的打量起面前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南唐国主。
身材略胖,浓眉大耳,仪表堂堂,一身的贵气扑面而来。只不过,此时的李景双鬓斑白,眼神无光,略显苍老的样子倒像是年过半百。要知道李景可是刚过中年,正乃男子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
温室里李景不是越王勾践,想必几年的战争,割地称臣,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好,好,好。”李景同样也在打量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大宋使臣,一连出三个好字,赞道:“韩大人的大名,朕可是早已听。至今朕的御书房内,还摆放韩大人的三篇巨作呐。让朕想不到的是,韩大人竟然如此年轻,英雄出少年呐。”
着,左右看了看,呵呵笑道:“诸位爱卿,你们是不是?”
“是啊,是啊……”众官顿时连连附和。
“微臣的书房也放着韩大人的巨作,实在是‘精’妙绝伦,尤其是那《隋唐》,英雄豪气跃然纸上,真乃吾辈楷模…。”这话的肯定是为武将。
“微臣倒是觉得韩大人的《三国》更为‘精’彩,诸葛先生身在隆中,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运筹于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事实证明,谋略更胜武力。”一人身穿官服,出列道。那谈笑自若,指点江山的样子,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卧龙的风采。
“不对,要韩大人最独特的巨作,还是那《西游记》无疑,本官十分佩服韩大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第一眼看上去颇觉怪异,牛鬼蛇神跃然纸上,但通读之后,却深深的陷入其中,诸多的人物,无一重复,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韵味。”
“《隋唐》第一”
“《三国》第一”
“第一非《西游》莫属”
……
一个个顿时争的面红耳赤。
朝堂上的武突然为韩旭的三本书争论了起来,这倒是让韩旭目瞪口呆。瞧着李景笑呵呵的样子,似乎对此完全不以为意,还很赞赏似的。
娘的,争论就争论,倒偏偏还把本作者丢到了一边。老子倒像问问,你们看的是正版吗?给版权费了没有?韩旭暗自诽谤不已。
虽不爽归不爽,但见他们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乞丐王 最新章节第248章 面见李景,网址:https://www.xbqg8.net/15/1517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