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俘虏政策(1/2)

作品:《大清巨鳄

一阵接一阵犹如闷雷一般的炮声在渠山附近的海面响起,近在咫尺的道头港和两三里外的定海县城都听的真真切切,驻扎在定海县城内的英6军司令布尔利立马就意识到这是敌袭,一迭声的下令,着手下人马进入预定的防御位置,同是遣人去道头港打探情况。

在道头港的英海军司令伯麦却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他了解的情况要多些,知道来的美利坚船队是由几艘原本驻守广州的粤海舰队的战船带领的,这支船队攻击定海的英舰,意味着什么?粤海舰队若不是全军覆没,必然会前来报信。

通讯少尉匆匆赶到门口禀报:“报告,前来的美利坚船队突然向咱们上前盘查的战舰开炮......。”

伯麦打断他的话头。急切的问道:“对方有多少战舰?”

略微迟疑,少尉才道:“参与攻击的有二十多艘。”

二十多艘?什么情况?难道美利坚向他们不宣而战?这不可能!美利坚没这个胆子挑战大不列颠的海上霸权!稍稍沉吟,伯麦毫不迟疑的道:“传令,着所有战舰全部撤退回港口。”他心里很清楚,对方既然有让粤海舰队全军覆灭的能力,灭定海舰队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伯麦的命令根本就没法执行,渠山海面上的海战从一开始就处于胶着状态,因为船队前面的几艘战舰都悬挂着英国国旗,而且是他们熟悉的战船,这让前去盘查的化背景不同,咱们是儒家文化,生死事小,失节事大,讲究的是舍生取义,讲究的是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但西洋文化却不同,他们没有舍生取义这一说,也不象咱们把名节气节看的比天大,更主要的是,欧洲文化启蒙之后,讲究人权,优待俘虏,善待俘虏,交战双方经常交换俘虏,回赎战俘。

因此,一旦战事不利,身处绝境,西洋军队全体投降的例子可谓是比比皆是,因为在他们的理念里,投降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用咱们的话来说,那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难怪这些英军动不动就投降!燕扬天嘀咕了一声,接着道:“对于这些英军俘虏,校长也准备优待善待?”

这个问题,易知足还真没认真考虑过,广州那一千英军战俘他做不了主,是以也就没往这方面考虑,但定海这一战,完全就是他做主了,而且这一战的俘虏肯定不会少,该怎么对待这些战俘?从人道主义来讲,自然是优待战俘,可现在这年头,西洋人也没跟他们讲什么人道主义,自诩文明的英吉利还在为鸦片贸易而动战争,有必要对他们谈什么狗屁的人道主义!

但转过来想,杀俘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英国国势远远强******,大规模的屠杀英国战俘,极有可能引英国强势报复,这个恶果,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他不希望看到战争因为杀俘而进一步扩大。

再则,他也不希望元奇团练的团勇们盲目的毫无意义的死战,毕竟来说,沦为战俘,不是士兵的错,不应该要求士兵为了上级的错误而献出生命,这不人道!

沉吟半晌,他才缓声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句话你听说过没有?”

听他冒出句这么无头无脑的话,燕扬天有些意外,茫然的摇了摇头,道:“学生愚笨。”

易知足笑了笑,道:“俗话说,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打仗没有百战百胜的,今天咱们杀了英军战俘,来日英军就会杀咱们的战俘,咱们优待英军战俘,英军也就会优待咱们的战俘,我可不希望你们死的毫无意义,把我这话原封不动的传达给下面的军官和士兵。”

见他无时无刻都为着他们着想,燕扬天心头一热,连忙立正,朗声道:“学生遵命。”

县城东侧,青垒头山麓东侧,一团三营连长胡水生率领着手下一个连登6之后一路穿插,径直赶往青垒头山,他的任务是抢占山头,修整工事,修筑火炮阵地,以便在青垒头山顶架设火炮轰击县城。

胡水生是宁波人会说定海话,但却不熟悉定海的地形,一路途经一个村子,见的家家关门闭户,估摸着当地百姓是战事一起,怕被波及都逃跑了,也有可能是英军侵占定海之时就已经逃走一空。

领着几个团勇进了一户人家,他仔细的观察了下,现灶还是热的,心里不由的一喜,连忙退出来集合队伍,朗声道:“这是元奇团练第一次跨海出省作战,我再重申一遍元奇团练的军规,妄入民宅,擅拿百姓之物品者,不拘大小,轻者军法从事,重则就地处斩;****妇女者;斩!伤及无辜百姓者;斩!可都记清楚了,别犯了军规,说军法无情。”

说着,他一顿,道:“四下散开,寻找大户人家,找到了立刻回报。”

胡水生本就出自农家,自然清楚在农村,大户人家一般都是望族或是士绅之家,在本地威望高,他要找人带路,若是寻找一般百姓,怕是一时半会没人敢相信他们,再则,一般大户人家不会全部都跑完,毕竟家大业大,不敢全部逃离。

很快,他就在士兵的引领下来到一户大户人家门外,看的出,这是一户很有点身份的大户人家,青砖砌的围墙不仅高而且很长,占地颇大,他亲自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清巨鳄 最新章节第三零二章 俘虏政策,网址:https://www.xbqg8.net/135/13519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