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节 捷克式机枪(2/3)
作品:《南阀》有的军火物资都成了禁运品。显然这是法国人对英国人做出的妥协。
否则联省军也不会到现在为止,才只有三十万部队,早装备起更多兵力了。谁都知道,采购军火,比一直维持军火工业要划算,赵泽勇有组建自己的军工体系的意愿,可是不代表他不会采购军火。没有那个国家会为了偶然一场的战争,而时刻维持一个庞大的军工体系的,据赵泽勇所知,连英国人这回都向美国人采购军火了呢。
如果能够从国际市场上得到军火,赵泽勇不会不舍得花钱。结果最后不得不紧急的将成都的,重庆的,武汉的兵工厂临时启动,紧急增添设备进行改造。
赵泽勇的否定。让洋人很焦虑,左右看了看李修身、胡万等人,他的武器可是得到了这些军方人员认可的,是他花费了大量力气,从最低级的部门跑起,最后才到这一步,让高级军官认可,然后才见到了赵泽勇。
可是李修身等人都在摇头。洋人几乎要绝望了,就差这最后一步了。这几个高级军官已经告诉过他,无论如何。大批量的军火采购,都是要经过督军赵泽勇认可的。可现在他明明已经得到了这督军的认可,可是却卡在法国人哪里吗,督军似乎对法国人非常有恶感。现在给督军保证法国人的工作他们可以做通,会不会得罪督军呢,因为督军似乎严重不相信法国人。
“法国人跟我们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不错的。”
想了许久,洋人觉得不该直接否定督军的决定,开始强调特殊原因。
“这个我当然知道,法国想靠捷克来组建反德统一战线吗。跟捷克的关系自然不错。”
“您的外交知识真是让人敬佩。”
“你不用奉承我。我答应购买你的机枪了。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技术转让。我可不想正在开战的时候,突然你们告诉我,武器运不过来了。被英国人查封了之类的情况。”
捷克人一愣,随之狂喜,大买卖上门了啊。单纯的卖武器,可赶不上卖技术啊。没想到这个中**阀这么有魄力。但是仅仅是卖技术的话,也有些鸡肋,要是能够连机器设备。甚至是卖一个工厂的话,那就真的是大买卖了。这种买卖对既要维持一个庞大军工产业,来保护好容易得来的独立国家地位,有没有能够支撑起这个庞大军工产业的军队和国力的捷克来说,可是太重要了。
赵泽勇费尽心机就是想得到这种技术,希望买一批机枪,附带条件让捷克人转移技术。可没想到,捷克人胃口倒不小,对于转移技术他们倒是无所谓,现在捷克式机枪刚刚出现,还没有太大的名气。世界各工业国一般也都不太乐意接受别国设计的机枪,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甚至俄国人、日本人,都自己设计自己的机枪。没有一家的机枪可以说比别人的都好,所以也就不存在封锁技术的必要。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捷克授权英国人生产这款机枪的原因,对他们来说,卖枪是卖,卖技术也是卖。至于所谓的期买卖,他们根本就不想,因为不可能有一个国家永远靠买别人的武器打仗。而一个纯粹靠买武器打仗的国家,也根本就打不起多时间的仗,或者根本买不起太多的武器。
“好了马克,不用在打了。”
突然捷克人向远处演示机枪的同伴喊道,远处那个年轻的捷克人一直没停的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射着靶子,这样的动作这段时间他都做过不下十次了,枪管都打坏了好几条了。
然后转过头来对赵泽勇道:“亲爱的督军大人,我很高兴您欣赏我国的技术。但是对于技术授权我们一直都很谨慎,毕竟牵扯到军事技术都是很敏感的。”
赵泽勇有点摸不清捷克人的牌,但是既然对方肯谈,那就是有谱,无非就是价钱高低的问题了。对于捷克式机枪,基本上中**迷都不会陌生,这款机枪太著名了。贯穿了整个抗战,没一个老影像中,都要加上这个机枪似乎才地道,才正宗一样。
而这机枪的性能自不用说,可是经过二战考验的,英国加拿大的部队在北非使用这机枪,中国人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城内外都使用过这种机枪,不管是适应性还是威力都尚可。尤为重要的是,这款机枪方便单人操作,一个人扛着就能走,放下就能打,换弹夹也不需要第二个人。而不像联省现在装备的重机枪,标准需要四个人,一个人扛机身,一个扛水桶,一个扛三脚架,还有一个要被子弹。
通过这次战争,尤其是在冲锋的时候,联省军紧急时候组织火力压制对方火力点的时候,太耽误时间了,要把机枪紧急组装起来,然后射击。要是有这种轻机枪在手,直接端着就可以射击了。对于一个班最多十个人的编制,显然重机枪不适合担任基层火力支援,而这款捷克式就是赵泽勇需要的班用机枪。
当然这款机枪绝对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机枪,甚至不是二战中最好的机枪,但是绝对是最优秀的机枪之一。能够得到公认比这款机枪更好的,可能就只有一种机枪,德国的g34/42通用机枪,可是那种机枪是跨时代的,开创了通用机枪先河的一款革新,战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推出自己的通用机枪。但是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阀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七节 捷克式机枪,网址:https://www.xbqg8.net/128/12878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