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练就阴神(1/2)

作品:《冥阴录

“这,就是一切事情的源由。”老道士叹了口气,缓缓道。

将这个故事完,天色已经渐渐地泛白。整整一个晚上都在着这些陈年往事,只不过老道士还是没有完,浮山村的当年究竟是怎么一个模样。

“原来,著名的崖山之战不过是这两脉之人的赌注,可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载长江断流这一回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老道士静静地听完吴名的抱怨,轻轻地摇了摇头,仿佛多年前也有人这么问过自己,只不过这个人现在只剩下一枚铜钱,从此烟消云散了。

“寄灵人其实在无数典籍之中早有记载,《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录:‘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战国时的宋玉也在著名楚辞《招魂》中也提到过一位三眼神:‘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三目虎首,其身若牛些。’这些典籍之中似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族群,三眼族。”

“三眼族?”吴名不禁一惊,回过头来与张建安对视了一眼,两人分别从对方的眼里读懂了各自的想法,吴名随即开口道:“似乎,我们在皋陶陵见到的那群巫灵人的尸骨好像也是三只眼睛。”

“皋陶陵?”这回轮到老道士惊讶了。

皋陶此人一直存在于上古的传之中,典籍里面对于他也只有只言片语,大禹之后也不知其下落,只留下《狱典》一本,被誉为法家第一书。

张建安立刻回应道:“没错,皋陶陵里面的九百巫眉心都有一个孔洞,看上去圆滑自然,没有一点利器的痕迹,不好真的是三只眼睛。”

老道士很清楚,张建安这混子故意扯开话题不,是害怕自己知道真相之后会不忍心,这子被自己给吓唬怕了。

只不过,这皋陶陵的确重要。

老道士不紧不慢地将目光放到吴名身上,张建安不,作为本次事件的吴名肯定会,于是缓缓地开口问道:“你们所言皋陶,可是那司法鼻祖,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真奇怪,这老头子问这个做啥,不过老道士倒是问得不错,此皋陶正是彼皋陶。

于是吴名诚恳地点了点脑袋。

老道士突然做出恍然大悟的神态,面色里带着红晕,思绪似乎被带到了民国刚刚建国的那一年,1912年——民国初年!

“距离老道我掉入长江已经过去半年,这半年里我失去了任何动力,在洞庭湖畔一座码头上被人救下,因为喝下去太多的江水,导致整个人都是虚浮无比。于是乎,这两年之中,我没有丝毫的动力,就连周身的筋骨也与一般人家差不多,没有很大的区别。

至于浮山村的事情,就需要从我被人从岳州城陵矶救起来起了……”

1911年是20世纪一十年代的第二年。1911年是有史以来罕见的出伏最晚的一年,月19日入伏,8月28日出伏。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所以,1911年出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剧变。

可是,这一切暂时离老百姓还是有点远的。

“张家娃子,你怎么老是站在这湖边上瞅着了!”

湖边上矗立着的张倾城茫然地回过头来,原来是隔壁家的二婶子,带着自家狗娃来湖边洗衣服。

此时的洞庭湖边上,到处都是低矮的民房,寥寥的炊烟升起随风飘荡。远处,孤帆远影碧空尽,初生的太阳远远地从洞庭湖中缓缓升起,虽然是初生的太阳,却没有多少生气。

在张倾城眼里,这太阳却也代表了新生力量的觉醒,毕竟,自己已经连续半年一直站在这里,看着天边的太阳感悟。

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张倾城笑着回过头,面对着二婶子道:“二婶,要变天了……”

“张家娃子,你看你尽些胡话,这好好的天怎么变就变;二婶常年在这洞庭湖边,你二叔也经常在湖中捕捞,对于这天气看得还是比较准的。”

张倾城望着二婶子那笑颜满面的脸以及在她身后无忧无虑玩耍的狗娃,无奈地摇了摇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张倾城发现,这巴陵之地似乎有些怪异,从城陵矶开始一直到城尾,也有许多必不可少的路程,但是偏偏位于城尾的那一块,什么居民房都没有,偏偏盖了一座学校,却也是奇怪。

这是一所占地面积较为大的私塾,但是作为正一道下一任天师的张倾城分明发现,这所私塾很不一般,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自然的气息。

只不过,经过断魂山一战,已经被那个带着面具的男人废掉全身的修为,还搭上了陆兄的生命。

张倾城半年以来,一直在观望着洞庭湖的潮起潮落,以及每一天的日出,每一日的日落。这些天地自然之气,无一不暗合道家阴阳一。

张倾城发现,在这阳光之中,自己的影子越发显得饱满,于是乎立即回到屋子里,关上房门,盘膝坐了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倾城在冥想之中不断地观望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冥阴录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一章:练就阴神,网址:https://www.xbqg8.net/126/1263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