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谣言四起(2/2)
作品:《隋朝大老板》指为水所克,应在名字与水有关的人。”杨广听他说得信誓旦旦,倒不由信了几分。
此时宇述正好宇述正好有事求见,杨广便把章仇翼刚才对自己的说的话向他了一遍。
宇述当即火上浇油道,“启奏陛下,章仇翼之言有据可寻。臣与李浑素来交好,可是近来听说他性情大变,兴趣也与先前大不相同。愿陛下察之!”
杨广对宇述的热心当即点了点头,“许国公所说正合朕意,调查此事的重任就落于你的肩头上了。”
上柱国李浑与宇述一样,都是位高权重。
李浑出自陇西李氏,父亲正是前朝李氏三杰中的李穆,但他却娶了宇述的妹妹为夫人;这其实或许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李浑在帝时期原本也是寂寂无名的一个小角色,但他却眼光独到,在杨广与兄争储的过程中,他与妻兄宇述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杨广的身边。
杨广登基后,宇述和李浑都成了杨广的心腹爱将。
即便如此,李浑也不可能顺利地承继父亲的爵位,因为他在家中并非子,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他甚至比杨广还倒霉,因为李浑的前面还有九个兄,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幼有序的规则,他就算等到死也不可能轮得到他继承爵位。
怎么办呢?
李浑在杨广身边显然不是白混的,他斩钉截铁地向杨广习了“披荆斩棘”的狠心,宇述则理所当然成了他的帮凶,当然这个帮凶也不是白当的,李浑为此许下重诺。
事成之后,李浑竟食言而肥,不但把他与宇述的密谋推得一干二净,反倒给了宇述的妹妹一张修书,宇述为此气得肝胆欲裂,两家就此结仇。
宇述发誓“此仇死且不忘”,但李阀现在的势力并非宇述的力量所能撼动的,李家手中又握着丹书铁劵,这免死金牌的无敌效果只有犯了造反罪才能失去效用,宇述掂量着两人的实力,只好把被打落的牙齿默默地吞到了肚子里;不过,尽管两家在明面上还能虚与委蛇地保持忍让,暗地里却是争斗不休。
如今宇述听到章仇翼劝说皇上诛灭天下李姓之人,于是赶紧奏上一本,给妹夫李浑穿了双小鞋。
宇述得了圣旨,于是暗中指使虎贲郎将裴仁基,诬告李浑造反;杨广听了不由大怒,立即派给宇述一千宿卫兵,查封李穆所有子孙的府第。
并派尚书左丞元都和御史大夫裴蕴,一起查办此案。他们两人调查审问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李浑造反的证据,更没有得到供状;无奈之下,只好据实上报。
杨广此时已经对谶语深信不疑,认为李浑就是那个夺他天下的人,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办了,不接受这种结果。于是改派宇述尽力网罗李浑造反的罪状。
李浑有个侄子,叫李敏。李敏小名洪儿,正好对上谶语。宇述想到这一层,立即从监狱中找来李敏的妻子。
李敏的妻子叫宇娥英,是北周宣帝和乐平公主的女儿。乐平公主是帝的女,杨广的姐姐。
宇述找到宇娥英,威逼利诱道,“夫人想必也听说了到处流传的谶言。您身为陛下的外甥女,何愁找不到贤德的夫婿!李敏李浑二人的名字正应了妖谶,他们二人很有可能就是将来夺了陛下江山的人。朝廷现在想要杀他们,任谁也救不了,夫人自当求全自保。”
宇娥英虽说是皇亲,毕竟只是一个妇人,听罢此言,吓得浑身栗抖。
这是谋反的大罪,谁不害怕?后来一听,可以保命,于是动了心。
宇娥英为了保命,就把良心往胳肢窝里一夹,把心一横对宇述说道,“我不知道怎么说,请尊教我。”
“好,我说你写。”宇述也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当即口述道,“你就写,去年陛下东征高句丽之时,李浑曾经谋划,趁陛下东渡辽河之时,进行谋反,但只因陛下未渡辽河便班师回朝,所以也就没有得逞。李浑曾对李敏说道:‘你正应图谶,当为天子’”
宇述在一旁口述,由宇娥英写,并在上面列了三十二个同谋之人的姓名。
宇娥英听着话语,心惊肉跳,颤颤微微,歪歪斜斜地,费了老半天的工夫,终于大功告成。
宇述拿着口供,心花怒放,高高兴兴地来见杨广。
本章已完成! 隋朝大老板 最新章节413谣言四起,网址:https://www.xbqg8.net/1/196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