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V080拜访吴老爷子(1/5)

作者:
赵清茹原本的户口在山城,之前上山下乡当知青时,户口便迁移到了大塘镇沈家洼村上。去年因为落榜的关系,即便后来跟着自家大哥离开了沈家洼村,实际上户口还在村子里并没迁回山城。所以这次第二次参加高考,赵清茹还得回乡里考试。回到乡里前,赵清茹顺道去拜访了一下住在东海市里的吴老爷子。之前虽说一直不曾亲自上门拜访,可这两年里陆陆续续的,赵清茹也邮寄了好些东西到吴老爷子那儿。爷孙俩人一直有保持书信联系。吴老爷子是小有名气的考古学家,几年前曾组织参与马王堆汉墓保护性挖掘工作。考古学家自然跟那些个俗称“摸金校尉”的盗墓贼是不一样的。虽然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也没什么大的区别,都是挖人老祖宗的坟墓。时代总是在进步,赵清茹知道用不了几年,大部分人的观念会有所改变。华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传承的国度,可不是什么上嘴唇碰碰下嘴唇,空口白话吹嘘出来的。老祖宗传承下的古老文明现阶段只能通过仅存的文献资料,以及那些个古墓中残存的陪葬品,一点一点的补充。隔壁那棒子国,为何总惦记咱家的东西,什么粽子节,屈大夫都是他们家的,说白了不就是因为没有嘛。一个没有文明传承,没有历史的国家,其实很可悲。赵清茹自从跟吴老爷子成为忘年交后,每次书信往来,都回旁敲侧击地从老爷子那儿偷师一些关于考古,主要是古玩字画方面的知识。赵清茹想的很简单,不管最后她那秘密仓库里的那五大木箱子的好东西如何处置,总得有所了解不是。要说现在已经领盒饭的夏主任,眼光还真心不错。那五大木箱子的古玩字画,一件比一件稀罕。要说里头最珍贵的,应该是那只红的陶制“三脚香炉”。赵清茹一直以为是香炉的陶制品,据吴老爷子的初步断定,极有可能是新石器时期出土的红陶折腹鼎。咱老祖宗祭祀先祖跟神灵时用来盛祭品的,可不是什么香炉。所以别看什么花纹也没有,真若在那样一个要啥没啥的远古时期,纯手工烧制,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可见咱老祖宗技艺之高超。赵清茹知道那个古朴到不行,却不乏精致的“香炉”极有可能有几千年历史后,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在想会不会也有人跟她一样中了大奖,然后穿到了几千年前……至于价值什么的,赵清茹反而没怎么在意了。价值连城也好,分文不值也罢,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咱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烧制陶制品的技艺。也是托了这五大木箱子老古董的福,拉近了赵清茹跟吴老爷子之间的距离。这两年通过书信往来,成为忘年交,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这不,趁着这次第二次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