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7章 军备发展(3/4)

作者:鹤城风月
大小,可以装半斤黑火药和燧石、铁片、铁钉等物。

本来左梦庚是想要做手榴弹的。

结果测试了之后发现,就和八路军用的边区造一样,威力太差。很多时候,果然一炸就是两瓣,根本无法伤敌。

最终,集思广益,反复试验,大家一致认定,陶罐最好。

首先陶罐很脆,一炸就会形成无数的碎片。

其次陶罐的装药可以多一些,这样增加了威力。

再者陶罐的成本也不高,工匠们自己弄了个窑就能烧制出来。

毕竟不是为了制作瓷器,对陶罐的品质没什么要求。只要保证大小和方便投掷,其余的问题都可以省略。

炸药包也是用的黑火药,不能和后世的相比,最起码甭指望这玩意儿能炸开城墙。

但二十斤、三十斤装药的炸药包,对生物的杀伤力依旧十分可观。

目前后营使用的炸药包,分为两种。

一种是近距离引爆的,需要用明火点燃引信;还有一种是可以埋设在土里,远距离引爆。

远距离引爆,采用的办法是绳索拉拽,引燃靠的则是雷酸汞。

左梦庚在这上面,稍微大方了一些。

具体的做法是在炸药包上装了一个小木盒,里面有机关。平时机关里的撞锤卡好,处于待击发状态。

当拉动绳索时,卡住撞针的机括就会打开,令撞锤弹出,敲在火帽上,从而引燃火药。

当然了,地雷这种好东西,左梦庚也不会不弄。

明代的地雷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并且大规模应用于战场上。

在无法对地雷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提升情况下,左梦庚放手让工匠们制作,交由总后大队和步兵大队摸索布雷的方法。

至此,后营的武器装备算是成了体系。

不但有远程攻击的火枪、火炮,也有了近处防御的地雷、炸药包、手雷和铁丝网。

只要是平原作战,左梦庚有信心当时任何军队都冲不破本军阵线。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督促全军勤奋训练,顺便等着全部火炮到位。

登州之事影响不小,瞿式耜和张继孟也联袂寻他,打听细节。

左梦庚把经过一说,这二位也是啧啧称奇。

瞿式耜对毛文龙更是怒不可遏。

“去年八月,便有御史弹劾他擅离汛地,图谋不轨。想不到他不知收敛,竟敢劫掠登莱,目无王法,藐视朝廷,当真以为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