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4 未来(下)(2/6)

作者:一桶布丁
还有作业没做完,先闪了!”

这句威胁是真的有用,宁班的小朋友都知道期末考核会准备两套卷子,正常考是卷,如果大家表现得太飘了,那就会祭出卷,至于卷的难度……用小伙伴人的话说,那就是宁导纯粹为了打击人鼓捣出来的,他们还没办法找人说理。

一般如果用卷考试,百分制的及格分被迫下调到45分是基本操作。但不要紧,因为宁班的绩点考核自成体系,根据整体成绩浮动,直接不理学校那绩点计算那一套,所以教授们自由裁量权极大。

本来宁班这么玩,对于学校而言其实不太好管理。但没办法,宁院士的招牌太强横了,而且外界对于宁班的评价本来就不以平时考核绩点来评价。

这么说吧,只要宁班的孩子能坚持到大二期末考之后才被优化掉,从被优化的那一天开始,基本上未来工作已经不用愁了,一定会有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找上门来谈是想继续深造还是本科毕业之后就找份工作?选择前者,可以跟企业签订一份委托培养计划,接下来包括读研读博的费用公司全包,如果想本科毕业就工作,那么大三开学前就能拿到一份不错的offer,只要能顺利毕业就马上生效。

是的,宁班的孩子就是这么豪横。

不是大家不想等到宁班毕业,实在是狼多肉少。

每年宁班就四十个学生,现在才招了三年,总共也才120人,现在强人工智能产业的人才缺口按照世界各专业人才统计年鉴的预估则达到了80万,而且还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除此之外,宁班能如此名声大噪,就不得不提宁社的存在了。

当年,宁班第一届学生心血来潮成立的一个大学生社团,现在已经绝对不止是一个学生社团那么简单,更成了无数资本眼中的香馍馍。

这得归功于宁社做的三笔大学内投资。

跟当年港岛科技大学的无人机兴趣社一群人在毕业后,做的公司直接打造了世界最强势的无人机科技公司不同,宁社的投资最初其实就是玩票的性质。

比如一帮人在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学科之后,投入几十万,设计出了一个超分辨还原算法,能够极为高效的还原几乎所有通过技术处理的马赛克图像,甚至能直接接入视频,通过潜在的重构采样以及模糊动态特征,直接将打码内容还原。

虽然还原内容会有一些“机器想象”的成分,并不能做到完美还原,但速度着实是超快,开启之后甚至能同步视频的马赛克,而且还原度能达到百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