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1 忙碌跟期待(2/6)

作者:一桶布丁
为,得票数过半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现在就拿了最高奖,以后怎么办?毕竟正常人生理巅峰期来说,宁为还远未到智力跟思想真正成熟的时候,未来的路太长了。

两难之下,科技奖励办负责人徐主任,干脆一个电话打给了宁为。

寒暄的话可能有些含糊,但意思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宁教授,今年你想不想要这个奖?要的话,今年你肯定能评上这个奖,或者干脆30岁以后再评这个奖,反正肯定能拿到的。”

这边很难决定,便干脆交给当事人决定。这种事的确还没出现过,但没办法,成绩太突出,不给不能服众的样子,给了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再奖励的样子。

宁为在扫了一眼最高科技奖得主之后,果断的拒绝了。

的确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曾经拿到这些奖项的大佬们,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耕耘了数十年,他突然冲上去的确显得扎眼了些。

主要还是他现在不缺钱了,八百万的奖励也没那么看重了。而且名誉这种东西,说实话,宁为也不太看重了。

如果一定要说宁为在名誉这块有什么追求的话,他还是比较希望未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能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奖项,超越诺贝尔、菲尔兹、沃尔夫奖那种。

不过宁为还是有收获的,虽然推出了最高奖的评选,但对面的徐主任也暗示了,今年宁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项方面收获还是很多,比如湍流算法肯定能拿到国家科学进步奖、三维硅通管技术必然能拿到国家科技发明奖,同时还有他在大会上的论文,以及在推动强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足以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奖。

这通电话大概是告诉了宁为,秋天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件大事,宁为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今年院士增补候选人名单之中,并且已经公示了出来。

虽然两院都有院士推荐了宁为,但最终宁为还是只出现在了自然科学院的名单上。

这大概也是大佬们的意思,按照官方资料显示,宁为毕竟还没过25岁生日,这个时候来个双院士,的确不太合适。

另外还有杰青的成果也已经通过了验收,在评院士之前,宁为现在头衔上也多了个华夏杰出青年的头衔。百度百科第一时间将这个称号给加了上去。

当然这些对宁为来说都不是最麻烦的,他无非只需要坐个车出去一趟,做一些感言就好了。

关键是已经接近十月,他得开始选择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