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70 帮我抽他们脸,成不?(2/8)

作者:一桶布丁
数据,找规律。只有摸透其中的规律了,才可能真正去设计完成这一系列设想的设备。”

“但你肯定想不到要从以亿为单位计算的庞杂数据中找到一般通行规律有多难。这本就不是一般的超算能胜任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平台可以。只要他们初期加入进来,成为我们的会员,只要享受过一次强智能平台对于数据处理方面的种种好处,他们就会主动将所有的实验室数据上传到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后台,然后通过三月进行分析比对。”

“你猜如果这条路真被他们走通了,这种能大规模制备三维晶体管芯片的技术能先掌握在谁手上?很多时候技术方面的革新是以年计算的。你要相信享受了技术领先带来好处的那些人会有这个耐心的。只要他们跟华为谈好了,我们会将这方面更详细的资料跟他们共享的。”

柳唯看着宁为嘚瑟的样子,依然觉得他太乐观了些。但关键是这些东西其实他并不太懂,但他依然觉得那些百年科技企业的掌舵人跟技术人员应该不会那么蠢才对。如果这么简单就能把那些技术人都骗过去,那这些企业岂不是早该破产几百次了?

“柳哥,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人不会那么蠢?其实我从没把他们想得蠢,要知道做技术研发的人都是很单纯的。最多也就是有一点点贪心罢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这种方法能成功代表着什么。曾经的硅芯片性能已经快封顶了,要知道生产工艺每次提升,单位面积能容纳的晶体管越多,量子场不可避免的会开始重叠,量子效应就会展现。”

“这个世界上起码有一半最聪明的人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克服量子效应,这就需要不停的建模跟分析。比如利用阈值电压调整来解释t的偏移,等等。现在的芯片做得已经极小了,那些聪明的科研人员想出了无数的方法才能让这些芯片停在一个稳定的悬崖边缘上!”

“要知道从7nm以下的芯片工艺已经不是单纯的电气工程了,而是成为了电气工程跟量子物理学的交叉领域。越往后越难,微观层面结构越复杂,就意味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可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出现更多的问题。想想看吧,传统硅基芯片要突破1nm的技术节点,其难度可能是过往几十年难度的总和。”

“所以当一种全新革命性的技术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如果能抢在所有人之前完成,就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霸主。面对这种诱惑谁能不心动呢?而且对于研发人员来说,有了研发投入才会有更丰硕的奖金啊。当然,我承认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