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2章 食色性也(3/5)

作者:浙东匹夫
是好的了,毕竟已经吃了快个把月的盐池滩羊了,只是对李素的拉面和蘸料赞不绝口。

而其他人第一次吃到盐池滩羊,与拉面、蘸料的三重震撼叠加在一起,全都说不出话来,连吹捧都没时间了,只听到大帐里“吭哧吭哧”、“吸溜吸溜”刨食的声音。

“李师明明也只是从地理志怪一类的书上看到的知识,为什么他到这些从没来过的地方,就能比我更了解当地呢?嗯,肯定是因为他别的书读得多,触类旁通,知道万物转化之理。

所以他知道‘碱水’和‘带酸的羊肉’相遇转化,能得出如此万全不膻的羊肉,真是奇妙啊……看来我枉为灵台令一年半,读书还是不够多不够全,以后要一辈子保持吐故纳新,绝对不能自大。

不想了,再吃几块肉,太好吃了。这肉不但毫无膻味,还那么弹嫩兼备,芳香扑鼻,实在匪夷所思。”

诸葛亮吃完一大碗手抓羊肉拉面后,抹抹嘴,心里如是想着。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诸葛亮十六周岁,正是发育最猛最旺盛的时候,历史上他都能长到“修八尺有余”。如今家里条件更好了,虽然不用跟原本历史上那样种田体力劳动,但需要骑马赶路运动,还有些别的奔走劳碌,十六周岁居然已经跟最终身高七尺六寸的李素一样高了。

要是诸葛亮还有两到三年的发育期,哪怕生长放缓一些,每年两三寸,最后怕不是都能有八尺三四寸身高了。这样一个挺拔的壮汉,发育期一顿吃了五斤羊肉都不奇怪(汉斤,折合两斤半)。

至于李素带来的那些女人,虽然不是很方便抛头露面,但也躲在帐篷里吃羊肉拉面吃得不亦乐乎,一个个觉得银川郡这地方也不算什么塞外苦寒之地了。

……

不过在西北地区奔走,就算羊肉随便供应,蔬菜的短缺还是挺让李素受不了的,他跟其他同时代的人不同,他特别注重养生和补充维生素。

一天的饮食里只有蒜叶萝卜葱花是素的,吃两斤肉才配半斤蔬菜,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所以宴席的最后,李素依然要特立独行给自己煮一点茶。

茶叶对于草原民族解油腻养生很重要,因为吃羊的东西吃多吃腻了,李素难得没在茶里加羊奶做奶茶,而是放了烤干的大枣和枸杞,算是进一步增加水果滋补维生素。

这种加枣加枸杞的吃法,后世在西北地区有些地方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