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8、民以食为天(3/8)

作者:徐公子胜治
模集中耕作的农田与种植园,这个成果一定要能守住,不能再倒退回去。

有人提议参照东国模式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座的不少委员都不赞成,我也坚决反对这个提议。

在此插几句题外话,我发现很多同志都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就是凡事照搬东国的模式,因为很多高层领导都有东国背景。这种借鉴和学习是必须的,但也不能生搬硬套。

东国现在的发展很成功,有些人认为东国行我们也行,这不仅是一种错觉,也是一种幻觉。

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有东国那么大的体量,那么深厚的文化积淀,那么高的劳动力素质?

而且有人只看到了东国改开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你们注意到在改开前的那几十年的积累与准备吗?

那么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社会改造,不仅把全国的土地都犁了一遍,还把全国的旧阶层都打碎后彻底犁了一遍,代价相当沉重。几里国有这个过程吗,我们这一课补了吗?

第二种倾向,还有一些同志有海外教育背景,凡事主张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

这种思路也不能说错,但如果说某些发达国家用什么模式,我们就用什么模式,然后便可以同样发达。这已经不是幻想了,而不顾事实的妄想。

因为这么多年来,几里国就是这么做的,我暂时就不展开了。

言归正传,还是说农业。几里国跟东国不同,没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积淀,也几乎没有多少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人口。

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更没有以家庭化土地再分配经营的方式,以稳定农村社会的必要,因为我们连传统意义的农村社会都没有!

历史上的殖民者,想直接在部族社会的基础上,搞现代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在郊野则掠夺各部族土地发展种植园经济,是几里国自身的遗留问题。

我们今天再来吐槽历史,已经无济于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几里国的实际情况,假如强行实施,我们是要搞广大新乡村的母系氏族社会吗?而且这种分割化、碎片化的农业,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

根据现实条件,集中开垦与经营规模化的农庄和种植园,这是更合理、更可行的选择。我们要讨论的具体问题,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怎么去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

有来自欢想实业的委员,中午用餐闲聊时还提到了,如今东国已经出现了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淀粉的技术,效率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