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五章 生意经(2/3)

作者:镶黄旗
,当然有机会互惠互利的合作一把。

宁卫民其实很需要像张士慧这样算得上亲近,又比较了解的合作对象。

当然,对他来说,张士慧身上的缺陷也是同样明显的。

这小子太嫩了,虽然具备追求财富的决心和勇气。

但还欠缺一个生意人的眼光和经验。

特别在初涉商海中的第一次扑腾里,他表现得相当幼稚而且莽撞。

但他还仅仅把自己呛水的原因,归咎于运气背而已。

仍旧远远没意识到做一个生意人需要多么大的本事。

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句流传甚广的民谚,叫做“三年能学出一个手艺人,十年也学不出一个生意人”。

还有一句是,“一等智商者从商,二等智商者从政,三等智商者从文”。

这些话虽然具有一定主观片面性,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上存在差异。

但起码能说明做生意这事儿并不像人们想象这么容易。

事实上,咱都别说宁卫民前世在商场混起来有多么困难了。

就是这个众所周知做生意的大好时代,造富无数充满了机遇的年代。

真正能从商场里发迹的人也没多少。

如果有谁不信大可以看一组数据。

因为据有关资料记载,1980年京城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为五万人左右。

到了1992年,这批人真正成为大款的只有两成。

另有两成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甚至改行了。

就像张士慧经历的两次失败似的,既是属于偶然,也有必然的成分。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有头啖汤喝的人,都有本事端着这碗滚烫的汤,安然喝下肚儿的。

头一个想吃螃蟹的人,也很有可能被螃蟹夹住了手指头,从此对这东西看见就害怕。

所以宁卫民很有必要,也很愿意,把这里面大致的情况给张士慧说清楚。

以防他在这条路上再吃大亏。

这一天晚上,在渺无人迹之时,重文门旅馆前台的柜台后。

吃饱了宁卫民和张士慧都泡上了一杯酽茶,守着一大壶的开水和两包只余一半儿的烟开聊。

给他们解闷儿的还有一包“怪味胡豆”,来自宁卫民拍众位女同事马屁的残余。

这玩意如今在京城尚是一种新兴食品,挺时髦。

是宁卫民刚在鲜鱼口里,那还挂着“秋江食品店”牌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