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6章 武吃(2/7)

作者:镶黄旗
是牛羊的精华部分,什么上脑、大三岔、小三岔、黄瓜条,再用刀工片薄的。

有多嫩呢?说是赛豆腐都不为过。

过去曾有人请齐白石去吃烤肉季。

已经上了年岁的齐白石还质疑呢,“我这把子岁数,能嚼得动吗?”

没想到那人就乐了,说“正因为您嚼得动,才请您去呢。”

结果一吃果然鲜嫩可口,一高兴,齐白石还给烤肉季留了字。

而且还别看天儿凉,像今儿这天,中午太阳底下还冷飕飕,一样冻得人直打逮逮。

但说实话,其实这么吃起来根本不冷,只是看着冷而已。

原本烤肉吃下肚儿就性热,而且这炉子底下烧着挺旺的火。

火苗子顺着“炙子”的孔儿,蹿出老高,还带着滋滋拉拉的响声。

再冷的寒冬腊月,围着这样的火,这人的面前就先不冷了。

何况这吃烤肉也有特殊的姿势。

看手里这两根筷子,又粗又长,两根小通条似的,和火筷子差不多。

连湖南的大筷子,都应退避三舍。

再看炉子旁边,都放着长板凳,这可不是让人坐的,而是吃烤肉放脚的地方。

为什么呀?

是因为吃烤肉的正确姿势,其实是一只脚站在地下,一只脚放在板凳上。

然后用手里的“箭竹”筷子去夹铁炙子上的肉。

这叫围着火炉,抬着腿吃。

屁股不落坐,底下自然就不冷啊。

如果能喝酒的,再一只手端一小茶碗烧刀子。

这要不给你吃得脖领的扣儿全解开,袖口儿卷得高高的,哪算怪了。

等到真正酒足饭饱,一摘帽子,毛巾一擦大光头,能顺着脑袋往上冒白气儿!

也别嫌这模样丑,不体面,难登大雅之堂。

说白了,干什么,吆喝什么。

吃烤肉,本身就不是文明饮食,那就是糙老爷们的“武吃”。

尤其是在户外吃烤肉,那是最接近漫天野地狩猎烧烤的原滋原味,有意思得很。

过去的猎人又有谁胸前戴着口布,文绉绉的去吃的?

毫无疑问,既然图得就是个热烈而豪迈,那就得是这个架子。

不这样,就像唱戏不够板似的。

过去京西香山寺刚刚改成香山饭店的时候,往来皆为名流。

那里最有名的“真正松木烤肉”,两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