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7章 挨绊儿(2/6)

作者:镶黄旗
至出现了“闹洋庄”的场面。

(注:洋庄是外国商人在京开办的专收工艺美术品的机构)。

仅据光绪朝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期间的文字记载,当时世界各地举办的博览会不下三十余次。

京城工艺美术行业只参展十次,但次次荣获金银大奖。

由此可见,京城的工艺美术其实一直就是京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早在建国前,“京作”、“精作”的美名就誉满中外,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笔难以估价的无形资产。

而到了解放初期,哪怕百业凋零,工艺美术行业同样面临生存不下去的境地。

但刚刚成立不久的人民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业进行了调研,得出的结论却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当时调研报告中写着,“全市虽然仅存下十九种特种手工艺工厂和作坊,可只要能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年就可获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汇。若用这笔款项买粮食,足够全市百姓吃上两个月的。”

果不其然,随着政府出手大力扶持,成效斐然。

京城的工艺美术行业很快就成为了当时出口的“拳头”产品。

不负众望地为国家开始供血。

到1953年为止,不过短短数年间。

京城工艺美术行业的年产值就由1949 年的七十三万美元增长到七百多万美元,提高了近十倍,已经很接近当初做出规划的目标了。

(此处文章有删减)

刚刚干出点声色的京城工艺美术行业,就此没有了销路,重新陷入苦苦支撑,发展停滞的局面。

于是整个行业一方面开始抛弃高贵出品的资产阶级情调,尝试实用化和大众化的路线。

另一方面,也得在政府的帮助下,另寻其他外销的途径。

后来,因为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出口开始转向东欧国家,这种情况才逐渐开始有所改善。

应该说,大多数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因为经济发展程度普遍不高,对工艺美术行业走大众化路线的普通产品还是比较欢迎的。

这种薄利多销,走低端路线尝试的方向,算是比较成功的。

但万万没想到政治风云再变,好日子结束的竟然那么突然。

(此处文章有删减)

1960年,这条外销的路也走不通了。

京城工艺美术产品出口量再度严重缩减,造成了工厂减产,工人转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