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备战(2/3)

作者:俏皮的毛豆
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以及周边运粮军和江北所有运粮军。同时,急调负责剿匪的宁阳侯陈懋所部骑兵立即回京,不得有误。”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或延迟到京者,以违抗军令,立斩!”

负责记录军令的书记官顿时打了一个冷战,这个昨天还侍郎,今天就高升本部堂尚书的于大人到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杀气腾腾的,让人害怕。

但是光是有杀气还是不行的,调遣的这些士兵可都不是一线的战兵,战斗力有限,能挡得住瓦剌的大军吗?

没看到主力部队全埋在土木堡了吗!

最精锐的京城三大营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寥寥无几,即使逃回来的,也早已被吓破了胆,士气全无了,要想保卫京城,只靠靠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能行吗?

于谦也很无奈,他自然也知道光靠这些部队不一定挡得住也先的大军。但是无兵可用,边境和险要关隘的军队是不能的调的,只能用这些二流部队了。

顿了顿,于谦接着下了第二道军令:“令所有受召入京的军队进入京师时从通州入京,进入通州大仓,取带粮草运送至京城。”

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妙计,以入京的士兵从通州进京,并顺带着将通州大仓立的粮食运送入京,省了派遣专门的部队负责运送粮草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看到众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中的那一抹异色,于谦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这个法子很高明,可以说是妙到了一个新高度。不过,想起自己听到这个方法的时候那种惊诧,也是感到很不可思议的啊!

这个法子是朱祁钰提的。

当然了,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法子就是于谦的,至于是不是他想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而为了更快的让一切都运转起来,朱祁钰也不得不剽窃了于谦的这个妙招。

轻咳了一下,于谦接着布置第三道军令:“自军令传达日起,大明帝国境内所有可调可用之兵纷纷集结待命,以备万一。

负责记录军令的书记官很快便将三道军令写完,于谦看过之后确认无误,便盖上了自己的大印。

接着军令快速被送往宫中,只要朱祁钰盖上玉玺,三道军令就正式合法化,就可以快马加鞭的送往天下各处。

本来,这种涉及军队调派这种指令都是需要内阁签字确认的,如此大规模的征调全国兵马,手续更加的繁琐,非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