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章 一波又起(1/7)

作者:俏皮的毛豆
李实走后,朱祁钰沉着脸一言不发。

通政司,俗称银台。前身为察言司,洪武三年(1370)置,掌受四方章奏。十年(1377),始设通政使司,长官为通政使。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时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

通政使还参与国家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等朝廷大事。洪武十二年,进一步加强了该司的权力。建文时,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通政使为通政卿,永乐时复旧制。永乐迁都后,南京仍设通政司,称南通政使司。

简单说就是朝廷中央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的官署。依明太祖朱元璋意﹐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为名。简称通政司。俗称银台。

通政司长官为通政使﹐正三品﹔其下设左﹑右通政和左﹑右参议等官佐理政务。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时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径自封进参驳之﹔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

始设通政使司之时﹐朱元璋曾告诫通政使曾秉正﹑左通政刘仁﹐要“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勿隐蔽﹐当引见者勿留难“。

除掌章疏奏驳之事外﹐通政使还参预国家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等朝廷大事。

但是,自从朱祁钰恢复旧制,设立了政事堂之后,通政使司几乎成了摆设,就在前不久,政事堂还来折子请求废除已经如同鸡肋的通政使司,没想到,还不等这边动手,他们自己就将闸刀递了过来。

既然如此,朱祁钰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至于孙太后到时候要是派人来说情,或许可以给她看看她的这个族人的做派,或许自己也能少去很多麻烦。

想了想,他又派人去查探一下宫里皇亲国戚中都有哪些人在京师或是周边拥有皇庄,庄田。

不多时,他的案头就多了一本记载着所有皇亲国戚中拥有皇庄,宫庄的人员名单和皇庄,宫庄的拥有数量。

皇庄,顾名思义,是大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皇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8府,尤以顺天、保定、河间等府最多。此外,还有皇太后及皇太子庄田。皇帝的庄田是由皇帝委派太监经营的“自行管业”的土地。收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