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二章 古博斋(3/4)

作者:素布可奈
青年深具好感,自然也乐于回答些相关问询。

“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一件赝品是相对于某件真品而言的,前者与后者在概念上对立,但在可感性质上相似。于是,我们就发现了赝品概念的近乎悖论性质的内涵。”蔡俊英讲述有个特点,习惯于紧紧凝视着聆听之人的眼睛,“一件完美的赝品就是在所有物理可感性质上与一件相应的真品没有差别的物品。最典型的范例性的赝品,对应着一件物理上确实存在的真品,但是,这种典型性并不代表着必然性。”

叶好说道:“是不是说赝品从来就以真品的名义出现,相应的真品的物理存在,并不是赝品出现的必不可少的背景?”

“只要有关的人相信有一对应的真品存在,也就可以了,甚至条件可以更弱!只要赝品出现时,有人开始相信与其对应的真品有可能存在,就满足了赝品成立的初始条件。”蔡俊英点头应道。

“就像你这件红陶质地陶瓷类,”他的手指向桌面上的花盆,“当赝品披上了时间的外衣,就不能当做赝品了。但凡玩收藏的人都清楚,历朝历代都有好的精的仿制品问世,特别在乾隆时期,他老人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即便是仿宋代汝窑、哥窑的瓷器,只要仿的好他就留下,甚至在上题诗。是他品味不高么?不是,而是他知道,任何一件好的艺术品,哪怕是临摹的都有着它生存的价值。所以他同样将那些后人临摹的王羲之法帖奉为至宝以珍藏。”

叶好明白他言语中实际指向,像是这件花盆,无非是出产自相当久远时期,就瓷器品质上来讲,也只是民间日常用品烧制,物件本身年代足够自然就有了身价,其本身并算不上艺术品。

他能够和蔡俊英交谈这许久,也是为着多获得些相关古玩知识,后者也是因为二人间有孙阳德的这层关系存在,才会有如此耐久心态。

虽然叶好对于物件之上的古意敏感度颇深,但具体到某一特定年代以及历朝历代景衬,尚不具备清晰了解,这番交谈也足足耽搁了蔡俊英几个小时。

这时候两个年轻男女走进店里,都是二十来岁的样子,打扮挺时髦,看情形一对情侣。女孩进店后直接往存放玉佩、玉镯的柜台上瞄,男孩在后面跟着指指点点,一副唯女孩马首是瞻的样子。

女孩显是有心买一件小玉器当做首饰,挑选了半天,始终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早有店铺伙计一旁观望片刻后,上前主动讲解,蔡俊英眼神意识到叶好也在关注,默默含笑注视着,始终未作搭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